序號 | 作品標題 | 作 者 | 單 位 | 獲獎等次 |
1 | 八桂大地起春潮—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廣西發展紀實 | 王念、史競男、向志強、梁舜、何程、覃廣華、吳小康、陳露緣、農冠斌、周華、黃孝邦、陸波岸、張愛林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一等獎 |
2 | 八桂騰飛正此時——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之際 | 劉華新、禹偉良、顏珂、龐革平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一等獎 |
3 | 《Region expanding BRI roles》《專訪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:落實“三大定位”新使命和“五個扎實”新要求 譜寫新時代富民興桂壯美華章》 | 張莉、石睿鵬 |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一等獎 |
4 | 廣西:大力整治環境 修復漓江生態 | 宋大珩、尹智磊、 李福遠、周藤靜、彭峰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 (央視) | 一等獎 |
5 | 壯鄉踏歌繡輝煌 | 童政、周驍駿 | 經濟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一等獎 |
6 | 廣西構建“南向北聯東融西合”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| 許大為、鄧君洋、張壘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廣) | 一等獎 |
7 | 壯美八桂譜新篇——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 | 周仕興、方莉、安勝藍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一等獎 |
8 | 夢里壯鄉|這里的河山比夢還美 | 監制:孫承斌 王念;策劃:鄭衛、劉偉;統籌:董振國、王軍偉、費茂華;攝影:黃孝邦、周華;制作:周華、黃孝邦、馬原馳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一等獎 |
9 | “廣西六十年”系列報道 | 廣西分社 | 中國新聞社廣西分社 | 一等獎 |
10 | 一本村史 幾多鄉愁 | 劉華新、謝振華、李縱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一等獎 |
11 | “聚焦東博會”系列報道 | 廣西分社 | 中國新聞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12 |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服務中南、西南地區的支點作用愈加凸顯 | 劉發丁、許大為、甘智銳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廣) | 二等獎 |
13 | “廣西出版現象”是如何形成的 | 周仕興、黃紅梅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14 | 《廣西:網上開門納諫“接活”網下勤政務實“干活”——廣西積極推動網民留言辦理工作》系列報道 | 朱曉玲、張紅璐、郭振乾、譚江波、嚴立政、王芳、黃昱梅 | 人民網廣西頻道 | 二等獎 |
15 | 穿梭中越邊境的越南“鐘擺”打工族 | 龐慧敏、莫昕楠 | 工人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16 | 瞧,這群搬走窮山的人 | 劉華新、龐革平、劉佳華、李縱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17 | (瞭望)《60載壯鄉之路》(1組4篇:60載壯鄉之路;山清水秀生活美;脫貧攻堅戰猶酣;“一帶一路”上的廣西新坐標) | 王念、劉偉、董振國、王軍偉、向志強、夏軍、何偉、盧羨婷、覃星星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18 | 織就民族團結和諧的絢麗壯錦 | 周仕興、方莉、安勝藍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19 | (輝煌60年·壯美新廣西)愛在祖國大家庭——各界關心支持廣西發展紀實 | 王念、劉偉、董振國、盧羨婷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20 | 貸上幾頭牛 走上脫貧路 | 童政、周驍駿 | 經濟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21 | 《廣西南丹:“繳納18000多元住進158平方米房子”》 | 沈泉池、王芳、潭江波 | 人民網廣西頻道 | 二等獎 |
22 | 【山靈海秀新廣西】“一帶一路”陸海新通道 | 宋大珩 廖汨 劉暢 李福遠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視) | 二等獎 |
23 | 放馬南疆,喜看八桂壯美新畫卷 | 江東洲、劉昊、崔爽 | 科技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24 | 邊疆變前沿 開放激活力——廣西構筑開放發展大格局 | 姜泓冰、劉華新、龐革平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25 | “脫貧攻堅接力棒”在政協人手中傳遞 | 肖亮升 | 人民政協報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26 | 《Nation’s poverty relief efforts bearing ripe fruit》《一個歐洲退休警察在廣西的扶貧故事》 | 石睿鵬、鄭彩雄、李磊 |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27 | 廣西:拔窮根 奔小康 | 汪志球、龐革平、李縱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28 | 劃定債務“預警線”筑牢風險“防火墻” | 童政、周驍駿 | 經濟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二等獎 |
29 | 壯美新廣西60秒 | 王念、劉偉、董振國、王軍偉、農冠斌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30 | (輝煌60年·壯美新廣西)生態優勢金不換——一幅鋪滿壯鄉大地的生態畫卷 | 劉偉、董振國、何偉、何程、梁舜、覃廣華、周華、張愛林、陸波岸、黃孝邦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二等獎 |
31 | 桂林:女醫生邊跑邊為患者做心肺復蘇 | 宋大珩、廖汨、劉暢、陽青松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視) | 三等獎 |
32 | 錦繡壯鄉高歌起 潮涌八桂萬象新——廣西教育走過輝煌60年 | 張晨、周仕敏、歐金昌、劉亦凡 | 中國教育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33 | 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不跑腿 | 劉華新、龐革平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34 | 舍身定紛爭天地鑒丹心 追記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、廣西玉林市雙鳳鎮鎮北村調委會主任陳家威 | 莫小松、馬艷、宋彬、陳承凱 | 法制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35 | 《Homecoming scenes》《廣西生態博物館建設造福百姓》 | 石睿鵬、許琳 |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36 | 【輝煌60年 壯美新廣西】 防城港:從邊陲小鎮到聯通東盟的國際門戶城市 | 唐穎倩 |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 | 三等獎 |
37 | “洋記者”訪廣西:這里的變化不是科幻 | 若曦、蒂明斯、薛艷雯、潘強、覃廣華、周密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38 | 廣西 做好“東融”大文章 | 劉華新、龐革平、李縱 | 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39 | 穿過歲月流淌的歌聲——從歌劇《劉三姐》首演看廣西?;ご辛躒鬮幕?/p> | 周仕興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0 | 從守邊御敵到興邊富民:中越邊境“新特區”的“春天故事” | 楊強、陳燕 | 中國新聞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41 | 大化:瑤山深處 家門口吃上“生態旅游飯” | 宋大珩、廖汨、劉暢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視) | 三等獎 |
42 | 《Guangxi has historic chance for growth》《廣西迎來新時代歷史性的發展機遇》 | 石睿鵬、程思 |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3 | 環保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 | 梁雅麗 | 中國環境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4 | “85后”村官梁麗娜:脫貧攻堅中亮出黨員本色 | 高峰 | 中國婦女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5 | 廣西玉林:“世界褲都”的生死抉擇 | 李銀雁、周潔 | 中國經濟時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6 | 新華社記者鏡頭下的壯鄉60年巨變 | 策劃:王念;監制:劉偉;統籌:董振國、王軍偉;記者:林凡詩、郭軼凡、雷嘉興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47 | 好水好氣好環境是最大的民生 | 謝洋、曹思思 | 中國青年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8 | 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青春 | 謝洋 | 中國青年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49 | 中越邊境“跨境務工族”:月薪從800元變成3000元 | 唐穎倩 |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 | 三等獎 |
50 | (整版)廣西橫縣堅定推廣垃圾分類十八年——昔日“麻煩事兒”成了城市新名片 | 周仕興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1 | 8歲女童找到“新家” | 謝洋、梁峰、韋林汕 | 中國青年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2 | 中國-東盟博覽會:“一帶一路”助經貿“朋友圈”擴大 | 許大為、鄧君洋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廣) | 三等獎 |
53 | 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給了我希望” | 莫小松、馬艷、蔣秋英、王宇超 | 法制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4 | (整版)潑墨八桂山水 抒寫詩與遠方——廣西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優質文旅產品紀實 | 周仕興、李志雄 | 光明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5 | 廣西確保扶貧扶到點上、幫到根上 | 鄧君洋、許大為、范凡 |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記者站(央廣) | 三等獎 |
56 |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——廣西馬山:一馬當先闖新路 | 高飛、余瑤 | 農民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7 | 無限風光在壯鄉——廣西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| 高飛、余瑤 | 農民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58 | 蘇醒的千年小紅人 | 策劃:王念、錢彤;監制:劉偉、南辰;統籌:董振國、王軍偉;文案:王軍偉、盧羨婷、黃凱瑩、梁舜、陳露緣 | 新華社廣西分社 | 三等獎 |
59 | 廣西工會用心當好貨車司機“娘家人” | 龐慧敏 | 工人日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60 | 把準脈 抓對藥 治好病 廣西推出健康扶貧系列措施 | 莫雪 | 健康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61 | “地鐵人”鮮為人知的“地下”工作 | 彭遠賀 | 人民網廣西頻道 | 三等獎 |
62 | 廣西:跨級別全方位立體化化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檢察智慧演繹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 | 鄧鐵軍 | 檢察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63 | 貧困地區脫貧 民營企業發展 粵桂工商聯攜手探索扶貧協作新模式 | 李運濤、韋靜 | 中華工商時報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64 | 提升通關效率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| 韋萬春、張 馳 | 中國國門時報駐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
65 | 信息化促均衡:讓城鄉孩子共享一片藍天 | 呂學武、王天一、趙建偉、盧 衛 | 中國教育電視臺廣西記者站 | 三等獎 |